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宁德市2016年全面改善义务 薄弱 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市级核查报告

宁德市人民 督导室  2016-11-18 12:07

根据《福建省全面改善义务 薄弱 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闽政教督办〔2016〕34号)和《关于做好2016年“全面改薄”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闽教直〔2016〕5号)文件精神,8月8日至12日,在各县(市、区)自查自评的基础上,我市组织开展了“全面改薄”工作市级核查。10月30日至11月9日,我市对各县(市、区)在市级核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再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进展成效

1.校园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扎实完成

一是校园校舍建设项目年度任务扎实推进。2014、2015年度省里批复我市“全面改薄”校舍建设类项目面积为184032平方米,截止目前,全市已开工校舍建筑面积185558平方米,占省里批复面积的100.8%,占五年规划校舍建筑总面积(339382平方米)的54.7%;已竣工面积为141334平方米,占省里批复面积的77.1%,占五年规划校舍建筑总面积的41.6%。二是设施设备年度购置项目全面完成。2014-2015年度省里下达的设备购置类项目金额为5695.59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设备购置金额为7562万元,占省里批复项目金额的132.%,占五年规划设备购置总金额(16683万元)的45.3%。

三是2016年度项目推进有序。今年3月底,省里批复了我市“全面改薄”2016年度项目,规划投入资金11219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2016年度项目 7852.5万元,占省里批复项目总 的70.0%。其中:工程类项目已开工校舍面积19426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面积36018平方米、围墙2760米,累计完成 4159.7万元;仪器设备类项目已完成采购3692.8万元,占批复项目金额的100%。

2.基本 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经常性的开展校舍安全专项督查,对危房进行登记造册,目前,全市无D级危房。二是新建校舍满足综合防灾要求,多层校舍建筑每幢均有2部或多部楼梯,楼梯坡度合乎要求;护栏坚固,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没有裸露的电线; 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陈旧的课桌凳、黑板都进行了更换。三是全市 中 ( 校以上)图书馆基本达到图书馆建设二类标准以上,藏书基本满足师生借阅需求。四是逐步进行 运动场硬化(塑胶化)建设,大多数 校以上 铺设了塑胶跑道。全市各 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基本能达到使用要求。五是各 均按要求设置旗台、旗杆,并于每星期一上午举行升旗仪式,利用下的讲话,对学生举行思想道德 、法制 、养成 、安全 等。

3. 生活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从2012年开始,我市加快了 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改造步伐。到目前, 食堂完全满足学生就餐和饮用开水需要;寄宿制 的淋浴设施全部配齐,寄宿生1人1床,彻底消除了大通铺现象;全市 均配有水冲式厕所和化粪设施。学生宿舍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安装了监控报警、消防和应急照明装置,配备专人管理,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校园安防不留死角。 校以上 已逐步安装了一键式报警装置;大多数 实现报警系统与县公安局110指挥 联网,确保无缝隙全覆盖。 楼梯、通道消防设置符合规范,应急设施和消防设备配置到位、完好,楼层显要位置均贴有紧急疏散路线图,应急照明设备齐全。

4. 点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各 对 点实施支教制度,新补充教师尽可能优先安排到 点任教,合理安排 点的师资力量,保障了 点 质量。二是实行城乡统一的中 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向 点专任教师倾斜,大幅提升农村及边远山区教师待遇。在 建设项目上能按照教师周转宿舍修缮、入住、管理等规定,优先考虑 点教师需要,各地已完成“十三五”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规划。三是大力抓好 点 资源全覆盖工作,全市 点均配备了卫星接收设备,开设多功能教室,各校均能按国家规定开齐开好课程。四是全市不足100人的村小和 点一律按100人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到2015年底,全市各 点的校舍、体育场地建设、 仪器配备、教师队伍配备等得到大幅提升。

5.大班额现象有效控制

一是各地高度重视义务 阶段 布局规划和规范办学行为,认真实施《2013-2015年农村义务 布局专项规划》,按照义务 发展基本均衡的有关要求,各具特色开展“大手牵小手”等帮扶薄弱 建设行动,挖掘办学 ,有效扩大 资源供给,满足适龄儿童 需求。二是实施城区中 扩容工程项目,缓解城区 压力,已消除超大班额。三是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职责,构建 、 、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在省级补助的标准上,各地不同程度给予每生每学年一定的补助,以防止学生因贫失学。 、初 生辍学率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6. 信息化扎实推进

一是高度重视 信息化工作,古田县等地在2006年就通过了省级 批农村中 现代远程 试点县验收。到目前,全市 配备多媒体班班通设备,普通教室宽带网络全覆盖,农村教室班均出口带宽大于2MB,城镇教室班均出口带宽大于4MB;中 信息课计算机配备,基本达到1人1机的要求。二是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学科 有机融合,全市师生积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目前,义务 阶段专任教师开通率94.29%、学生开通率81.59%。三是 信息技术应用成效显著,先后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培训及 课评选和中 生电脑制作活动等,全市10266名教师在“一师一优课”平台晒课、2.1万名教师和22万名学生在省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开通网络学习空间、300多位教师在及省级 信息应用大赛上获奖、20多位教师应邀参加现场展示、50多个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在 电教馆及省电教馆立项和结题。

7.教师队伍素质有效提高

一是建立完善 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乡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认真按照省定标准,核定普通中 教职工编制,各地都有针对性地落实教师“退补”措施,改善了紧缺学科教师缺额状况,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农村支教、校际调配、轮岗交流、跟岗学习等做法,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二是强化教师培训,各地以“培训、骨干培训、全员培训”为载体,推动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多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倾斜农村教师,并给予不同形式的补助、补贴。四是许多地方设立奖教助学基金,奖励 成绩突出的教师和 。

(二)质量管理

1.新建校舍质量合格

一是校舍及设施建设项目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履行工程建设程序, 基建项目均通过发改、规划、环保、地震办、消防等

相关部门审核,选址均符合要求。二是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等级均高于全县民用建筑,原有校舍部分实施了长效机制加固工程,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2.设施设备质量达标

一是全市设施设备购置严格执 府采购程序,坚决杜绝一切舞弊行为。二是认真制订技术参数,保证标书严密科学规范。评标过程中认真测量样品规格参数,严格审核投标人资格,层层把关,杜绝供货商以次充好的投机行为,保证 仪器设备的质量。

(三)保障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

一是健全工作组织。各级均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改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整改落实。同时,实行“一把手”负责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部门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考核,督促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面改薄”工作汇报,针对“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安排专人跟踪项目进度,督促推进工作,保障了“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实施。

2.统筹安排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各县(市、区) 强力推进薄弱 建设和义务 均衡发展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统筹力度,将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项目规划,及时足额落实项目资金。2014-2015年,全市县级配套薄弱 改造资金超过1亿元。

3.加强资金 ,提高使用效益

一是制定并严格落实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全面改薄专项资金全部进入专户进行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二是专项资金做到及时使用,不让资金滞留。三是制定并严格落实基本建设项目费用减免政策,列入校安项目的改薄项目,按校安工程减免相关费用,并尽力简化项目审批手续。

(四)公开公示

严格按照《福建省全面改善义务 薄弱 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闽改薄办〔2015〕4号)的要求,认真抓好信息公开公示,各地在 局网站大力宣传“全面改薄”相关方针、政策及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公开公示义务 办学标准、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校园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进度、实施成效等情况,做到了“全面改薄”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是城乡 差异客观存在

目前,全市县域通过了义务 发展基本均衡的国家认定,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等差距依然客观存在,城区 资源日趋紧张,农村 生源缩减。

2.是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农村中 普遍存在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的现象,年龄老化比较严重。教师职称评聘矛盾比较突出,受岗位设置比例限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职称聘任、岗位晋级困难。同时,山区县教师招聘比较困难,也一定程度上加剧结构性缺编问题。

3.是信息化与 融合有待加强

系统内 、教研、技术支撑等各部门,整体联动的 信息化推进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 资源的系统性整合和针对性应用,与信息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广度还不够,信息化运用水平还不能够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4.是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不够完善

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地方项目前期工作不深入,导致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有些项目所在乡镇主体责任意识薄弱、主动性不够,项目要素保障支撑不足, 是安征迁工作影响项目推进。

5.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还有薄弱环节

一些地方 人防、技防、物防水平与《中 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 门房、学生食堂、宿舍、实验室危化品、消防设备设施、校车等重点部位管理不够规范、不够到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校园周边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 校园周边不同程度存在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交通拥挤等问题。

三、整改工作要求

1.是重改革

针对当前基础 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改革激发 工作活力,着力推进城区中 “小 ”管理等办法,实现 互动,达到帮扶薄弱校的切实效果。

2.是补短板

落实 精准扶贫措施,在城区“扩容”和农村“改薄”中求均衡,对需要保留和恢复的 点,要在投入、师资、 设施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宁德市中 质量提升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着力提升 质量。

3.是给服务

落实宁市委编办﹝2014﹞72号的文件精神,要求2016—2017学年未及时完成中 教职工编制核定的县(市、区),在2016年底前完成核编工作。

4.是强队伍

进一步强化培训、培养意识,以 应用驱动教师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宁德市中 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完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现师资整体综合水平均衡发展。

5.是提效能

项目所在地的乡镇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关注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深入到矛盾交织复杂的地方开展调研,及时解决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确保“全面改薄”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和时间点顺利推进。

6.是抓安全

落实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三个必须”,抓住当前推动 均衡发展和实施薄弱 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快提升 人防、技防、物防建设水平。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的集中整治与日常 相结合,推动 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宁德市人民 督导室

                                                                                                                                      宁德市“全面改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1月11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